摘要:一、华北油田地热利用现状及展望上世纪九十年代,华北油田开始利用位于霸县凹陷南孟潜山的霸九井产出的地热水进行社区供暖和花卉种植,其中供暖面积约23万平方米,每年节约燃气约210万方,花卉温室大棚面积约1.5万平方米,每年产值约75万元,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
齐头并进 推进炼化一体化炼油是石化产业发展的基础,采取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联合布局,原油加工产品附加值可提高25%。
中国的油气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中,除了走出去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之外,其他没有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的公司的国际地位大都属于三流。根据俄罗斯卫星社的报道,中国也停止向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
2006年,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也曾达到过70%。我国页岩气开发投入主体是以三大油自主投入为主,投资来源单一,投资资源受限,投资达不到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投资额的10%,目前中国勘探开发规模大大落后于美国是必然的。以2018年为例,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8月份日均进口原油904万桶,也就是说,假如我国进口的桶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每天就要多花费904万美元。如上所述,中国有资源、有技术、有成功的开发和运营经验,我国页岩油气未能爆发的原因是中国的三大油和他们的几个与地方能投组建的合资公司的体制和资源无法与美国的众多的狮群、狼群、野狗群相比,仅靠三大油不可能实现中国的页岩气革命,逐年递增的油气对外依存度和目前面临的能源威胁已经证明,仅靠三大油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是导致目前能源危机的谬论。中石化方面,截至2018年9月11日,涪陵页岩气今年销量超过40亿立方米,较集团公司下达计划指标多1376万立方米。
正如最近媒体报道的,受到美国的影响,一些国家表示不再购买伊朗原油,证明了美国对一些国家的影响力。杰瑞能服、安东石油在中东和俄罗斯展示了油田完井、连管作业和水力压裂的综合能力。EIA预测,今年美国原油日产量将达到1210万桶,2020年将达到1290万桶。
到2020年,EIA认为天然气发电量将占美国总发电量的37%,高于去年的35%。北京时间16日消息,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表示,随着原油产量和出口达到新高,美国未来两年内将在能源独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将有助于美国煤炭产量的进一步下降。煤炭发电占比将从28%降到24%。
EIA预测,2019年天然气产量将增加8%,达到创纪录的902亿立方英尺/日。2018年,美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净进口量从380万桶降至240万桶/日。
美国能源信息署署长Linda Capuan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根据一月份的展望,德克萨斯和新墨西哥州的Permian地区在未来两年内将继续将美国的原油产量推到创纪录水平,在2020年某个时候,日产量将接近1300万桶。在2020年的最后三个月,美国将成为净出口国,出口量约为90万桶/日。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2019年净进口量将降至110万桶/日,2020年将降至仅10万桶/日。2018年,美国的原油日产量达到1090万桶,打破了1970年的纪录,创历史新高。
EIA预测,到2020年日产量将再增加200万桶,届时美国的原油和燃料出口将超过进口。美国页岩油产量的激增使这个国家减少了对外国石油的依赖2018年,美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净进口量从380万桶降至240万桶/日。到2020年,EIA认为天然气发电量将占美国总发电量的37%,高于去年的35%。
EIA预测,今年美国原油日产量将达到1210万桶,2020年将达到1290万桶。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2019年净进口量将降至110万桶/日,2020年将降至仅10万桶/日。
美国能源信息署署长Linda Capuan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根据一月份的展望,德克萨斯和新墨西哥州的Permian地区在未来两年内将继续将美国的原油产量推到创纪录水平,在2020年某个时候,日产量将接近1300万桶。在2020年的最后三个月,美国将成为净出口国,出口量约为90万桶/日。
美国页岩油产量的激增使这个国家减少了对外国石油的依赖。EIA预测,到2020年日产量将再增加200万桶,届时美国的原油和燃料出口将超过进口。在天然气方面,美国的出口量已经超过进口。2018年,美国的原油日产量达到1090万桶,打破了1970年的纪录,创历史新高。煤炭发电占比将从28%降到24%。2020年增长将有所放缓,达到922亿立方英尺/日。
这将有助于美国煤炭产量的进一步下降。北京时间16日消息,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表示,随着原油产量和出口达到新高,美国未来两年内将在能源独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EIA预测,2019年天然气产量将增加8%,达到创纪录的902亿立方英尺/日据了解,山脚树矿煤炭气化项目计划投资8066万元,将建立贵州省首个年产6000万立方米的煤层地下气化产业示范基地。
该项目总指挥、中国矿大王作棠教授表示。据王作棠教授介绍,煤炭气化项目是对原矿井采区内未采到的煤炭进行气化,4年来科研团队先后攻克了地下气化炉的新型结构和导向钻孔建炉新工艺、火焰工作面的定向推进燃烧导控新工艺及其组合装置、井上井下多目标追踪远程集中监控系统及装置、防火隔离密闭结构、充填气化开采新工艺及新材料等五大关键技术难题,突破了煤层地下气采产业化的诸多技术瓶颈,形成了一套适应西南矿区类似地质条件的产业化技术体系,为实现我国煤层地下气采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记者上周从中国矿业大学了解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贵州盘江矿区山脚树矿煤层地下气化项目自2018年9月中旬运行至今,已连续稳定运行逾百天,总产气量达到1800万立方米,此举标志着我国煤层地下气化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取得成功,实现了地下无人、地上无煤的煤炭开采新模式。该技术适用于高产高效综采的补充,变不可采资源为可采资源,可将煤矿深部资源吃干榨尽。随着煤炭气化项目的成功,将把煤炭的物理开采变为化学开采,把煤层气压裂开采变为热力共采,把煤炭发电、煤化工、煤制气变为一步到位的煤变气,从而推动煤炭绿色发展。煤层地下气化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特点,经济效益至少高出采煤的两倍。
项目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贵州省及整个西南地区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煤层资源开采的安全问题,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开采和煤气产品的高效清洁利用。火焰工作面的定向推进燃烧导控新工艺及其组合装置可将地下2000米到3000米深部的煤炭毫无保留地气化。
也就是说,煤炭地下气化把采煤变成像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一样,既可以地面安全作业、又可以井上井下清洁生产。煤炭气化是集建井、采煤、气化为一体的多学科工艺技术的结合,是对传统采煤工艺的颠覆性变革
煤炭方面,中国煤炭生产峰值已经来到并在2008年之后就成为了煤炭净进口国。可以预期,未来天然气市场将更多地参考美国气价,最终形成全球一体化的天然气市场,从而减轻欧亚天然气市场的价格压力。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亚欧非能源市场融合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使得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大的必要性,也更有可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一个更加融合的亚欧非能源市场。长期以来,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在世界上分布不均匀,导致了资源富集国家在国际上的实际霸权。地缘政治上,中东的多方角力正在进行而且日益深化,伊斯兰国(ISIS)虽已被打败,叙利亚冲突仍未有解决的希望。特朗普上台后,以能源产业为支柱的美国复兴战略使得低油价背景下的页岩繁荣得以延续。
根据BP统计数据,2017年年底钴的储量,刚果民主共和国占了全球的49.3%,第二名是澳大利亚,占世界储量的16.9%。21世纪第二个十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页岩气革命所带来的天然气供给能力的大幅度增长,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机会。核能方面,2012年日本大地震之后,全球除中国外开始了弃核的行动。
未来随着美国向东亚地区加大出口,世界石油贸易格局将形成两大市场,即大西洋市场,由中东、俄罗斯、尼日利亚、南北美洲和欧洲共同构成;太平洋印度洋市场,由波斯湾、东非、东亚和东南亚、北美西海岸共同构成。2018年的回升,最终也以再次回落结束。